近期,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公布,标志着我国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1: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现状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目标是在互联网上提供即时通信服务,为用户提供简单、易用的沟通方式,以满足用户的日常沟通需求。目前,国内即时通信工具市场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但仍处于发展初级阶段,主要集中在基础的即时通信功能上。为了促进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的发展,维护网络信息环境和网民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制定本规定。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是指以互联网为信息传输媒介,使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实时的文字、语音、视频交流的信息服务。
2: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目标
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目标是在充分调动和组织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开发和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产业体系。为此,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的统筹协调,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促进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产业的健康发展。
3:即时通信工具用户身份识别
1.1 即时通信工具(以下简称“工具”)是指能够实现即时通信的软件或硬件系统。1.2 工具用户身份识别是根据工具的使用者使用工具的行为和特征,通过工具的内置身份验证机制,确定其身份的过程。1.3 工具用户身份识别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工具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止工具被滥用。1.4 工具用户身份识别包括两个部分:工具用户身份验证和工具用户信息安全保护。1.5 工具用户身份验证是工具用户身份识别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用户身份验证包括:身份验证方式、身份验证要素和身份验证机制。1.6 工具用户身份验证方式包括:工具用户自行设置的身份验证方式和工具提供商提供的身份验证方式。
4, 即时性生产的内容安全性
即时通信工具用户身份识别即时通信工具生产的内容需要安全性,这是确保用户隐私和个人信息不被泄露的关键因素。鉴于目前市场上的即时通信工具均采用密码机制来加密用户信息,因此只要用户保管好自己的密码,就能够有效地保护自己的信息安全。
规定对我国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加强对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的组织领导和监管,努力推动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